
刘翔为学生授课。
“先闻舱内气味,再用诊断仪测数据,最后拆零部件,就像西医手术先拍CT确诊。”近日,在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实训课上,教学秘书刘翔打开汽车发动机舱,教学生汽车检修的技巧。
这位扎根职校17年的“汽车人”,不仅带学生造出全国冠军赛车,还将课堂变成“实战车间”,以产教融合为学子铺就成长赛道。
让学生在造车实战中学技能、长本领,是刘翔坚守的从教信念。17年间,他牵头组织学生制作8台方程式赛车、改造4台民用车、改良10多台教学教具,用热爱点燃一批批学子的赛车梦、工匠梦。
备赛之路从无坦途。为优化赛车性能,他常带学生日夜扎进实训室,吃睡都在车里成了家常便饭。有时为测试车辆不同路况表现,凌晨仍带学生在校外场地反复练车。每辆赛车造价二三十万元,为争取零部件赞助,他一次次奔波于企业间。
2017年,在全国大学生方程式赛车比赛中,刘翔指导的2016届学生范攀率领团队,凭借自主设计的赛车与精准操控,从清华大学、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选手中脱颖而出,斩获效率测试(燃油)全国单项冠军,这是全国高职院校在该项目上的首个冠军。
在刘翔的带动下,学生潜能被充分激发:叶磊为匹配赛车发动机性能,自学CAD、UG工程制图软件,设计适配配件,大幅提升赛车经济性与动力,获得“践行工匠精神先进个人”优秀奖;陈希、黎磊、王子恒等学生,在他的鼓励下创办襄阳洪泽、三客优、壹刻钟等创新创业项目,将课堂技能转化为实践成果。
赛场之外,刘翔将“实战精神”融入日常课堂。把“汽车车间”搬进教室,汽车实训室的后方,停放着多辆拆卸程度不同的小轿车,学生刚学完维修检测理论,转身就能上手实操。
2022年,刘翔主导的“岗课赛证”教学改革方案在全院推行:按企业真实生产任务重构课程体系,实施“工学结合、育训一体”模式。邀请企业技师与教师共授课程,手把手助学生破解技术难题。同时,他推动建立“学分银行”激励学生精进技能,实行“每周一小考、每月一大考、每学期一认证”的分层考核机制,让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学生实际技能绑定。
2023年,使用面积1500平方米的“东风产业学院”“比亚迪汽车产业学院”揭牌。刘翔主动推动其成为新能源汽车、智能网联汽车实训教学区,规划设置博士工作站,助力学生接触行业最新技术。
担任班主任的13年里,刘翔始终把学生当家人。不仅资助家境困难的学生,还帮学生申报困难补助、对接实习岗位。凭借扎实的教学功底和对学生的爱心,他先后获评校级优秀教师、优秀班主任,还获得省级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。
近年来,在学院“二次创业”及“三建成、一开启”跨越式发展关键期,刘翔始终冲锋在前。他主动参与学院两个专业升本准备,为摸清行业需求,10多次带队深入东风公司生态圈调研,论证高水平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建设可行性。牵头撰写申报材料,推动实训基地升级改造、深化校企合作,全力服务“东风、襄职”产教融合品牌建设,助力学院实现“教随产出、服务东风出海”的办学目标。

转自襄阳日报2025年10月16日吉四周四07版
相关链接:https://xyrb.hj.cn/pc/con/202510/16/content_212992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