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在职业教育的沃土上,总有教育者以匠心深耕、用热忱坚守,为行业培育实用型人才。旅游管理专业研究室主任张素华,便是其中的佼佼者。她以“立德树人”为根本,以专业建设为抓手,以技能培养为核心,凭借扎实的教学功底、创新的育人思路与务实的工作作风,在教育教学、专业建设、技能竞赛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,生动诠释了新时代职业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。
教改创新:让课堂“活”起来,让价值“立”起来
面对职业教育对实践型人才的培养需求,张素华以行业需求为导向,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,让抽象的专业知识变得可感、可学、可用。在《管理学》课程中,她首创“情境模拟+小组竞演”教学法,将教室划分为“董事会”“执行部门”等功能区,围绕“旅游企业战略决策”“突发危机处理”等真实场景设计任务,让学生以“企业管理者”身份参与沉浸式演练。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让课堂参与度提升至95%以上,更让学生提前积累了行业实操经验。
她擅长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,将“文化自信”“爱国情怀”“职业素养”等融入教学全过程,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的“无缝衔接”。在《导游基础知识》《湖北模拟导游》等课程中,她将“思政教育”与“地域文化”深度绑定。讲解襄阳古隆中景区时,她不仅传授导游讲解技巧,更结合诸葛亮“鞠躬尽瘁、死而后已”的精神,教育学生要树立“以游客为中心”的服务理念,将“责任担当”融入导游职业素养;介绍襄阳红色旅游资源时,她通过讲述襄阳战役、张自忠将军的英雄事迹,引导学生铭记历史、致敬先烈,培养爱国情怀。这种“润物细无声”的思政教育,让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,更筑牢了思想根基。2025 年6月,张素华因在思政育人与党性修养方面的突出表现,被评为“优秀党员”。
专业建设:深耕细作强根基,赋能学科高质量发展
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研究室的负责人,张素华以专业发展为己任,从课程体系优化、教学资源建设到重点项目推进,全方位助力专业提升,为专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她先后主编、参编《酒店人力资源管理》《导游实务》《旅游服务质量管理》等专业教材,将襄阳本地旅游案例与行业最新标准融入教材,让教材更具“接地气”的实操价值。
为了更好地适应旅游行业智慧化、个性化、绿色化等新业态,她带领旅游管理专业团队,开发数字化课程,建设旅游VR虚拟仿真实训平台,构建模块化课程包,配套案例库,拓展企业建立实践基地,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提供了先进的学习平台。该专业同时获评“湖北省特色专业”。
技能竞赛:以赛促学砺本领,助推人才实战化成长
张素华坚持“以赛促学、以赛促练”,带领学生在技能竞赛中屡创佳绩,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“领航者”。她根据学生特长制定“基础训练+专项突破+模拟实战”三阶计划,指导竞赛精准高效。她带领学生参加湖北省旅游服务大赛,先后获一、二等奖;带领学生参加互联网+大赛,获得银奖。她还将竞赛经验反哺教学,把“旅游服务标准”“导游讲解技巧”融入课程,指导学生参与学术竞赛,获学校科技文化节论文类一等奖,实现竞赛与教学双向赋能。
多年来,张素华累计指导学生获奖10余项,为文旅行业输送了大批具备扎实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实用人才,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职业教育“培育工匠”的初心使命。
从教多年,张素华老师以“素心”守教育初心,用“实干”绘就育人画卷。她在教学一线的坚守、在教学创新中的探索、在行业服务中的担当,不仅让她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“引路人”,更成为职业教育领域的“排头兵”。未来,她将继续以热忱与专业深耕文旅教育,为培育更多“德技并修”的旅游管理人才、推动地方文旅行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。
(旅游与艺术学院供稿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