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在高职建筑室内设计教育领域,汪继锋是公认的“双师型”先锋:他是深耕讲台的党员教师,以党性铸魂育人;是领跑专业的建设者,用匠心打造标杆。这位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室内设计专业研究室主任、副教授,身兼校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、室内装饰设计师,更是国家在线精品课程《室内设计基础》主持人。他以“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”为遵循,用实干诠释“党员先锋+专业名师”担当,在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赛道上,交出亮眼“育人答卷”。
把思政融入设计,让课堂有温度
作为扎根一线的党员教师,汪继锋将“党性强、作风正、育人优”刻进职业底色,坚持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同频共振,让“设计课堂”成为“育人阵地”。
紧扣“立德树人”根本任务,结合专业特色,他提出“以设计承载价值,以作品传递信仰”理念。在《室内设计基础》课程中,引入“红色空间设计”“社区便民改造”案例,解析革命纪念馆展陈的红色内涵、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的民生意义,引导学生树立“设计为人民”初心。该课程获评学校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,配套课堂与教学案例入选示范课堂、典型案例,为设计类专业课程思政提供实践样本。
工作中,他秉持严谨务实作风,主动承担青年教师“传帮带”,搭建学习平台;深耕学生技能培养,以系统化训练、个性化辅导助力学生突破。凭借这份坚守,他多次获评校级“优秀共产党员”。
以创新破痛点,让专业立前沿
立足高职“产教融合、知行合一”核心,汪继锋从课程、教材、团队多维度发力,推动专业升级。
课程建设上,他聚焦行业变革与学生需求,主持3门在线精品课程。其中,《室内设计基础》历经7年打磨,整合全国10余家装饰企业真实项目,经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惠及全国400余校、超2万名师生,获评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,实现学校设计类专业国家级精品课程“零突破”;《手绘表现技法》因“案例鲜活、实操性强”,获评校级在线精品课程。
教材开发中,针对传统教材短板,他牵头打造“新形态实战教材”:融入BIM 建模、AI大模型设计等前沿技术,结合老旧小区改造、定制家具设计等真实案例,采用“纸质教材+AR扫码+线上资源库”模式,学生扫码即可查看施工视频、CAD图纸,实现“教材即手册、学习即实践”。截至 2025 年,他主编新形态教材5部、参编3部。
团队建设上,汪老师以名师工作室为平台,构建“骨干引领、青师成长、企业赋能”双师型团队培养模式。作为导师,通过“随堂听课+专项研讨+项目带教”, 助力青年教师成长;带领团队钻研前沿技术,将BIM、AI设计融入课程,完成6 项课改;牵头搭建校企平台,每年引入20余个真实项目,实现“教师提能、学生成长”双赢。2024年,工作室绩效考核获评优秀。
以赛事强本领,让师生共成长
秉持“高职教师既要站讲台,也要有绝活”理念,汪继锋以“师生同赛、以赛促教”为抓手,锤炼自身硬功,带领学生突破,成为连接“课堂与赛场”“学校与行业”的纽带。
他主动对标赛事标准:2023年与学生组队参加全国赛“建筑装饰数字化施工赛项”,经3个月封闭训练(日均超10小时打磨建模、方案优化),获团体二等奖;2024年获省赛教师组同赛项二等奖。
指导学生竞赛时,他摸索出“基础训练+专项突破+模拟实战”模式,累计带领学生获省级以上奖项10余项:2022年获省赛“建筑装饰技术应用赛项”一等奖、“互联网+”省赛铜奖;2024年再夺省赛一等奖,获评全国装配化装修大赛优秀指导教师;2025年获省赛“土木建筑设计与管理赛道”一等奖,实现“连续3年省赛一等奖”,为行业输送大批“精设计、会施工、能创新”的技术人才。
从党员教师到国家精品课主持人,从研究室主任到优秀指导教师,汪继锋以匠心守初心,用行动诠释“一名党员一面旗,一位教师一束光”的内涵。
(建筑工程学院供稿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