媒体聚焦

【襄阳晚报】从冰冷机械到火热灶台—— 一个理工男的“另类”创业

作者:襄阳日报全媒体记者徐勇 通讯员刘鑫 徐洪珍 文/摄来源:宣传部 发布时间:2025-10-28

季忠强和妹妹季冬在网上销售恩施山货

每年的毕业季,对无数心怀憧憬又带着些许迷茫的青年学子来说,无疑是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。恩施宣恩的农家子弟季忠强兄妹的创业故事,则再次证明了一个道理:别怕“不会”,敢闯敢试就已经走在成长的路上。

2013年,季忠强从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毕业。他的专业是机械设计与制造,结果却选择了一条从未想过的路——在学校食堂承包档口,卖铁板饭。12年过去,当年那个身上只有4元钱的毛头小子,不仅在襄阳成家立业,拥有了自己的“恩施土家小院”。为了应对新形势,他还和妹妹一道创办了湖北硒客农业科技有限公司,被人社部门评选为重点创业扶持项目。

一个空档口与两万块钱的“试炼”

2012年,即将毕业的季忠强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。面对即将到来的职场生涯,他坦言对“跟冰冷的机器打交道”的未来不感兴趣。在校期间担任学生会主席的经历,让他更渴望能有一份施展闯劲的事业。

转折点来得有些偶然。在学校食堂打饭时,一个空置的档口抓住了他的眼球。“打饭的学生那么多,这应该是个机会。”这个简单的念头,成为他创业的起点。

对于儿子想涉足完全陌生的餐饮业,务农的父母没有阻拦,而是拿出了积攒的两万元钱以及一句沉甸甸的嘱咐:“路你自己选好,钱亏了就亏了,但不能半途而废!”这笔对农村家庭不算小的投入,为季忠强的创业定下了“责任”与“坚持”的基调。

在系院领导的支持下,季忠强拿到了那个空档口。专业是机械,生意却是恩施铁板饭,季忠强说服家人的理由是:“面临就业、择业,自己做点小事试试,也是一种选择。”

创业的艰辛,远超一个学生的想象。母亲口中所谓的“磨人”,是事无巨细的全流程把控。

“一天到晚,一年四季,感觉事都做不完。”最艰难时,他凌晨4点就要骑着电动三轮车赶往遥远的蔬菜批发市场买菜,忙到深夜才能休息。三轮车被偷过,后来换的面包车也因卸座运菜被处罚,各种挫折让他迅速成长。

“最穷的时候身上只剩4元钱,明天还要采购。”走投无路之下,他给同学打电话,同学连夜汇来的4000元钱,成了他的救命稻草。

比经济压力更甚的,是无人分担的无力感。当时,季忠强自己不会烹饪,厨艺完全依赖员工。一次,员工因为意外不能上班,季忠强不得已亲自上阵,情急之下徒手去抓里面烧着滚水的大铁锅,双手瞬间烫出8个大水泡。

支撑他走下去的,除了骨子里的韧性,还有校方的支持。“勇敢地选择自己想走的路,即便没有坚持原来的专业,也是值得肯定的。”学校领导的公开支持,推着他“必须坚持下去”;而每月结账后能看到两三千元的盈余,也让他觉得事业“有奔头”。

从校园档口到街边酒楼

创业初步成功后,季忠强展现出了生意人的敏锐。他很快在食堂复制了第二个档口,生意从校园内扩张到了校园外。2015年,他在主校区门口投资了一家两层楼的酒楼,主打学生聚会餐饮。

“外面酒楼的利润更高,也没食堂那么辛苦。”权衡之下,他逐步放弃了食堂档口的生意,专注于经营酒楼。然而,命运的考验在2020年骤然降临。

“因为疫情的关系,酒楼亏了十几万,房租、转让费都打了水漂。”他不得不关门歇业。盘算创业以来的所得,挣的十几万元都用在了新房装修上。

但这段经历也让他完成了关键的蜕变——从一个管理者变成了一个真正的“手艺人”。通过几年观察与积累,他早已从不会做饭变成了能掌勺的“师傅”。12年的创业经历证明:所谓创业,从不是“会了才做”,而是“做了才会”。

恩施土家小院与“家乡味”的突围

2020年10月,休整两个月后,闲不住的季忠强再次出发。这次,他选择了一个更加可持续的“赛道”——家乡菜。他利用襄阳轴承厂一片闲置的空房创办了“恩施土家小院”。

选址于此,原因有三:离自家房子近、租金适中、周边已有餐饮氛围。他亲自动手,将空房改造为具有田园风格的餐馆,并拓展了院落,设置了停车场。

菜品上,他明确主打“恩施特色”。腊蹄子、腊排骨、炸广椒、恩施小土豆……这些地道的“家乡味”,经过他的本地化改良(如减轻烟熏味和咸度),不仅吸引了在襄的恩施人,也获得了本地食客的认可。去年,他推出的炭火烤活鱼成为爆款,一天能卖出几十条。

开业初期,生意火爆,月营业额一度达到8至10万元。但疫情解封后,行业整体“内卷”,营业额又下滑至六七万元。他分析,原因在于整体消费降级、竞争加剧及政策影响。“能活下去是当前的首要目标。”季忠强说。

兄妹携手迈向更广阔的市场

在经营餐馆的同时,季忠强也在积极谋求转型。2023年,他与妹妹季冬共同规划了下一步的蓝图——注册“湖北硒客农业科技有限公司”。

妹妹季冬是硕士研究生,她的构想是,依托餐馆实体,将腊货、手工糍粑、自制豆腐乳等恩施农副产品卖向更广阔的市场。目前,靠熟客带货每个冬天能产生数万元的额外营收,但规模尚小。

与凭空起步的电商不同,“硒客”的模式根植于实体。季忠强解释:“‘恩施土家小院’是线下体验馆和前哨站,客人在这里品尝、认可我们的产品。‘硒客’则是线上平台和扩展器,将这种认可转化为更广泛的商品交易。”具体而言,就是将店内口碑最好的几样商品标准化、商品化,除了腊排骨等核心腊货系列和糍粑、炸广椒等特色加工品,未来还将逐步引入恩施小土豆、干货等更多山货。

“要想正儿八经地做,需要抽专人做直播引流,同时还要联系更多的货源。”季忠强很清楚目前创业的瓶颈所在,他专门留出一间包间,准备用来打造直播间。在他的构想里,这个农家小院不仅是一个餐馆,更是一个连接恩施与襄阳、连接传统味道与未来渠道的平台。

转自襄阳晚报2025年10月28日周二04版

相关链接:https://xywb.hj.cn/pc/con/202510/28/content_2130617.html

上一条:【湖北日报】镜头里的荆莽旧筑山寨:图片展回顾 让古寨文化浸润校园

下一条:【学习强国】“别人家的大学”又来了!抽干湖水抓鱼,全校师生免费吃!